不久前,一位覓友向小助理咨詢了一個問題:去理發店燙發能起到抑制腫瘤的作用嗎?小助理第一次聽到這個問法,非常好奇為什么這位覓友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這個問題讓小編想起了幾年前類似的新聞。2015年,云南大理云龍縣的25歲青年賈檳琿在和白血病斗爭兩年多,最終掏空家底之后,決定嘗試一種“偏方”:火烤癌細胞。因為“ 有專家說,用超過42℃的高溫可以把癌細胞殺死”。
沒錢去醫院,賈檳琿就在老家的菜地里搭建了木烤架,火燒起來之后,脫了衣服在木烤架上讓火炭烤。“在42℃的高溫下持續半個多小時以上,烤一會就下來燒一會火。”
當時有媒體評論道,這不是一則奇葩的社會新聞,而是一條無奈的生命。那么,如今的這位覓友又是出于什么原因,產生了“加熱能不能抑制腫瘤”的疑問呢?
仔細詢問之后才知道,原來,這位覓友的母親經歷肺癌腦轉移后,飽受頭痛折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母親發現 每次到理發店燙發之后頭痛的癥狀就得到極大緩解。如果不是“頭部加熱”抑制了腫瘤,還能是什么原因呢?
“腫瘤熱療”——這一曾被認為是 繼手術、放療、化療、生物治療后的第五大腫瘤治療手段進入小編的視野。“熱死癌細胞”,并不是毫無根據的偏方。
腫瘤熱療由來已久
熱療其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物理治療手段,是將人體全身或部分組織加熱以達到治療效果的治療方案。
我國古代就有用“熱”來治療疾病的傳統,比如砭石、熏蒸和熱敷,并創造了炙術,現在民間仍然有用火針、燒紅的小烙鐵來治療淺表腫瘤的例子。
被譽為現代醫學之父的古希臘醫學家希波克拉底在兩千年前也曾說過:“ 藥物治愈不了的疾病用手術,手術治愈不了的疾病可用熱來治,而用熱不能治好的疾病,就無法治愈了。”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新的熱療方法不斷涌現,如紅外線熱療、微波熱療、射頻熱療、超聲熱療等等。1927年,奧地利醫生Jauregg更是由于在熱療方面的貢獻而獲得了 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
現如今,腫瘤熱療(hyperthermia)被定義為應用不同的物理因子(射頻、微波、超聲和激光等)提高腫瘤組織和(或)全身的溫度,利用高溫殺傷及其繼發效應治療腫瘤的一種手段。
熱療作為最常用的腫瘤物理治療方法之一,可以緩解惡性腫瘤的疼痛和癥狀,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正在得到越來越多醫生和患者的關注和承認。
“腫瘤熱療”如何抗癌?
人體正常組織在受熱情況下出現血管擴張、血流增加等生理反應,增加的血流可以帶走熱量,保持正常組織溫度。
腫瘤內細胞與血管快速異常發育, 血管雜亂扭曲,血管神經感受器發育不健全,對溫度反應性差,受壓變形甚至形成血栓,致使腫瘤組織難以散熱,受熱情形下溫度明顯升高。
熱療過程中腫瘤周圍正常組織血流量增加會導致腫瘤組織血液供應減少,不僅進一步加速腫瘤區域升溫,而且在腫瘤代謝率升高的條件下減少了腫瘤所獲得的營養物質與氧。
熱療加劇腫瘤組織血供不足和氧分壓降低,使腫瘤組織不能正常代謝,酸性代謝產物大量積聚導致PH值降低。缺氧及酸中毒,還會引起腫瘤細胞自噬,增加了腫瘤細胞對熱療的敏感性。
除了導致血流的重新分配進而抑制腫瘤細胞,高熱還具有以下這些作用:
改變細胞膜的流動性與通透性,導致 細胞骨架破壞 ,腫瘤細胞膜的流動性較強,更易受熱的影響;
抑制 細胞DNA、RNA及蛋白質正常 合成與修復 ;
增加P53、FAS等 細胞凋亡基因 的表達,從而阻滯細胞周期、抑制腫瘤細胞增殖,并導致腫瘤細胞凋亡;
熱休克蛋白 (HSP)表達增加,激發機體的抗腫瘤免疫反應;
腫瘤組織微血管的內皮細胞處于增殖狀態,對熱更加敏感,遇熱后腫瘤組織內微血管比正常組織的血管 更容易受損傷 。
“腫瘤熱療”的利與弊
熱療通過超聲波、微波、射頻、紅外線、可見光或交變磁場直接加熱腫瘤組織或其中的產熱物質帶動腫瘤組織升溫,完全沒有電離輻射,避免對患者及操作人員的輻射損傷,對環境沒有污染。同時, 熱療設備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也較低。
熱療還可以實現 無創治療,在有效殺傷腫瘤細胞同時,減小對正常細胞的危害,延長患者生存時間,顯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被稱為 “綠色”治療手段。
但這并不代表熱療不存在問題。溫度是熱療最重要的物理指標,溫度過低或過高都會影響熱療的效果甚至給患者帶來風險。而熱療過程中體內腫瘤溫度主要依據體表溫度進行估算,不能在治療過程中準確得到中心溫度,導致 難以準確控制腫瘤區域溫度,影響治療效果。
同時,熱療還可能引起“熱耐受”現象,降低高熱殺傷癌細胞的效果。 第一次加溫后引起細胞對后繼加溫的抗拒現象,稱為熱耐受。臨床熱療中應該設法避開或減弱腫瘤的熱耐受期,因此,一般每次熱療間隔時間以3天~7天為宜。
熱療也存在著諸多禁忌:惡病質、嚴重全身感染、水電解質嚴重紊亂、出血傾向者、治療區域感覺障礙或無自主表達能力的患者等等。不適宜人群進行熱療可能造成諸多嚴重的不良后果。
基于以上諸多原因,熱療需要在正規的三甲醫院進行,不建議患者或家屬自行嘗試。回到開頭提到的白血病青年,火烤難以準確地控制溫度,賈檳琿本人又無法把握熱療的間隔,且無法排除禁忌癥的風險,因此大概率是徒勞一場。
“腫瘤熱療”能代替傳統治療嗎?
2019年的世界肺癌大會(WCLC 2019)報道了廣州中醫藥大學區俊文主任團隊的研究——《大劑量維生素C聯合深部熱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隨機II期臨床研究》。
研究數據顯示,在納入的97例IIIB~IV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中位隨訪時間10個月后,試驗組無進展生存期為3.0個月,長于最佳支持治療組的1.85個月;總生存期為12個月,顯著長于最佳支持治療組的7.5個月。
僅僅看試驗數據,相比起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完全稱不上有優勢,但這一方案的優點在于, 副作用更小,同時治療費用也在能夠接受的范圍內。為那些 無法耐受化療等副作用較大的治療方式的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期待III期研究的結果。
熱灌注化療是腫瘤熱療的又一發展方向。熱灌注化療就是化療和熱療結合應用治療腫瘤,其原理是利用物理能量加熱熱效應好的化療藥物,灌注到腫瘤部位,使腫瘤組織溫度上升到有效治療溫度,并維持一段時間。常 用于治療或預防腫瘤腹膜轉移。
總的來說,目前熱療仍存在諸多局限,僅被視為一種 輔助手段。未來,熱療和其他治療手段的聯合,包括化療、放療、手術、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等,將是新的發展方向。期待更多的研究結果公布。
看了以上介紹,你還覺得“熱死癌細胞”很滑稽嗎?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不要總在過去的回憶里纏綿,昨天的太陽,曬不干今天的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