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著炒菜香”回家的時代已經遠去,下館子、點外賣幾乎成了當代人生活的標配。從家的味道到各色風味餐飲,你的口味也在潛移默化中被改變。
大排檔、美食城、精致餐廳……逐漸成為不少人解決餐食的新場所,不僅兼具和三五好友交流情感的功能,還可以動動手指“云”光顧。
近日一項新研究發現,在外就餐可能增大患癌風險。經常下館子會給健康帶來哪些風險呢?平時外出就餐怎樣才能吃得健康呢?
01、頻繁在外就餐,死亡風險升高
近日,發表于國際知名營養學期刊《營養與飲食學會雜志》的一項研究顯示,經常“下館子”和死亡風險增大顯著相關。該研究由武漢科技大學與美國愛荷華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聯合開展。
研究分析了參加1999-2014年美國國家健康和營養調查的35084位20歲及以上成年人,在調整了年齡,性別,種族/族裔,社會經濟地位,飲食和生活方式因素,以及體重指數等多重相關因素后,發現以下結果:
與經常在家吃飯的人相比,經常下館子(每天餐館就餐2次或更多)的人,全因死亡率增加49%;分疾病來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增加18%,癌癥死亡率增加67%。
研究提示:經常在外吃飯可能不是一種健康習慣,相反,鼓勵人們考慮多在家做飯。
02、經常下館子會給健康帶來哪些風險?
1. 肉多菜少,引發多種慢性病
今年2月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顯示,大眾最熱衷購買的前十位菜肴,多為油炸食物、動物類菜肴。對于長期在外就餐的人,存在攝入油鹽過多、肉多菜少等膳食結構不合理問題。
人們攝入了過多能量,增加超重或肥胖風險,易患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高尿酸等代謝綜合征,如果長期得不到控制,將會使因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患病率大增,甚至是惡性腫瘤的高發。
2. 高溫烹飪,生成多種致癌物
餐館為了做飯好吃,用油多,烹飪方式多用油炸、煎制、燒烤。不少商家為節約成本,油會反復使用,多次加熱易形成反式脂肪酸,增加致癌物形成。蛋白類和脂類食物經高溫加工后,會產生雜環胺類物質。比如直接用火烤制的肉食,烹調時可達200℃,會生成“3,4-苯并芘”等物質,誘發大腸癌、乳腺癌、膽囊癌等。
3. 吃鹽太多,胃癌風險高
餐館烹制的飯菜多是重口味,特別是北方菜系,除了直接放入的食鹽外,還有各種醬、雞精、腐乳、腌菜、蠔油等調料。若長期攝入高鹽食物,會增加患高血壓和痛風的風險。此外,一些腌制的蔬菜,含亞硝酸鹽,可能和蛋白質食物中的胺類物質合成致癌性較強的亞硝胺,增加胃癌風險。
4. 餐具不衛生,細菌傳播可致病
外出就餐可能碰到餐具消毒不合格的問題。比如洗滌劑有少量殘留,偶爾微量誤食尚可,若長期如此,會引起肝腎損傷。如果餐具未認真消毒,或者操作人員洗手不徹底,很可能導致細菌的污染,引起腸炎。此外,不分餐的桌餐,會增加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染,引發胃炎或者胃潰瘍生,甚至可能增加患胃癌風險。
5. 浪費資源,缺少生活氛圍
有些人因為想做到食物多樣化,或是熱情好面子等諸多原因,往往點菜很多,經常吃不完也不帶走。對于經常不做飯的人即使帶走了也是放壞再扔,無形中造成巨大浪費。而且更少在家就餐,會缺少與家人一起做飯、吃飯的樂趣,影響家庭成員之間的溝通。
03、平時外出就餐怎樣才能吃得健康?
健康飲食并非讓大家只吃“清湯寡水的菜”,外出就餐,攝入食物的順序很重要。
1. 建議餐前點些花茶、大麥茶或清淡的湯品,也可以吃些小黃瓜、圣女果等小菜,然后按蔬菜、主食、肉的順序吃,這樣更有助于遵循“多吃蔬菜和谷物,適量肉類”的均衡飲食結構,餐后少食高糖、高油的甜品。
2. 如果是火鍋,建議把紅油鍋底換成清湯;麻醬或香油蘸料,只取1/3,再加水稀釋;涮菜順序上可以先吃蔬菜,再吃紅薯、土豆、玉米等粗糧,再涮肉。
3. 在快餐店就餐,就單獨點一份蔬菜沙拉以滿足葷素搭配的需要。如果菜品油多,最好少吃,也可用清水涮一下再吃。
4. 那些頻繁在外應酬的人,一定要有健康意識,參照以下原則,讓自己吃得健康些。
優選場所,衛生良好;
食物小份,分餐更好;
按需點菜,切忌過量;
葷素搭配,比例要對;
動物食物,優先魚蝦;
蔬菜夠亮,顏色鮮艷;
豆類菌藻,不要缺少;
主食要吃,粗細搭配;
低鹽低油,少用煎炸;
酒和飲料,不喝更好;
需求不同,關照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