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癌癥患者來說,能活多長時間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但大多數醫生無法準確地回答,因為癌癥患者的生存期與許多因素都有關系,比如個人的體質、癌癥的類型等等。
在臨床上,醫生通常會結合患者的病情、身體情況以及以往的臨床經驗,對患者還能活多久進行一個粗略的判斷。醫生做出的這個判斷,不是憑空而來的數據,是有一定依據的。那么,如何判斷生存期有多久呢?
首先就是要看發現癌癥時間的早晚。同一種癌癥發現的時間不同,后果很是不一樣。如果發現的時間非常早,癌癥正好處于早期的階段,那么治療相對來說不會有特別大的困難,生存率也較高,愈后效果也很好。如果發現的時間已經是癌癥晚期了,癥狀會更加的嚴重,身體會更加的虛弱,治療難度會更加的大,相對的生存期也會更短。所以不管是什么癌癥,早發現早治療都是最好的結果。
第二要看癌癥的類型。我們常說的乳腺癌、肝癌、肺癌等,主要是針對癌癥發生的部位而言的。但其實,同樣是肝癌,病理分型不同,惡性程度以及生存時間,往往差異很大,這也是醫生預測患者生存時間的關鍵點。比如胃癌中,一般腺癌遠比印戒細胞癌容易控制得多,平均生存時間也更長。還有前列腺腺癌、甲狀腺腺癌等,惡性程度比較低,預后生存時間很長,對壽命的影響不大。
第三就是治療方法。癌癥患者確診后,是否及時治療,治療方法是否合理,對患者的生存期影響也很大。可以說,大部分癌癥(包括分期、細胞類型)的患者都有可能生存下去,主要看治療是否合理。這是個合理的判斷標準,要看是否科學、綜合、適度以及患者的接受度。患者目前所處的階段,能采取什么樣的治療方法,預期如何,也要作為預測生存期的參考。
第四,自身免疫力。癌癥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最關鍵的是保護免疫功能以及抵抗力。無論是哪種治療手段都會對患者的免疫力帶來不同程度的損傷,免疫力下降會使得殘留癌細胞復發或轉移。可通過患者的體質、精力體力、食欲和睡眠以及精神狀態來評價其免疫功能,做好營養支持,樹立能戰勝疾病信心,保護免疫力,延長生存期,提高生活質量。
總的來講,醫生一般不會針對某個具體的病人說他能活多久,但如果家屬追問,非要說,醫生所說的癌癥患者還能活多久,是基于對病情的判斷,既往的研究數據,給出一個生存期的中位數,比如所謂的4個月,是說這種癌癥這種分期這種病情多數病人生存4個月左右,當然完全有可能不不到4個月,也完全有可能活到超過4個月,多數人是4個月左右上下波動,生存4個月左右的病人數量是最多的,你不能因為有病人只活了一個月,就說醫生判斷錯了,也不能因為有病人活到超過一年就說醫生錯了,這一點都不奇怪,甚至活過五年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只是說,這種概率是極低的。醫生說的生存期是從群體的角度給出概率,中位數,而具體到某個病人,是不可能給出這個病人還能活多久的準確判斷。
癌癥患者能活多久,受主觀和客觀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從患者角度來說,就要早發現、早治療、接受正規治療、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樂觀健康的心態、增強免疫力、按時復查。這樣就會活得更好、活得更久。
中晚期癌癥的治療更符合中醫“帶瘤生存”的觀點,現代醫學當前在晚期癌癥的治療中也以延長生存期 、提高生存質量為指標 ,而不是以瘤體的縮小作為唯一目標 。中醫治療腫瘤是整體觀指導下的辨證與辨病施治,全身整體治療與個體化治療相結合,可以改善癥狀、控制腫瘤,配合介入治療及放、化療等可以減輕其毒副作用,中醫藥抗復發、抗轉移對于提高癌癥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也具有積極的意義。長期臨床實踐表明,中醫藥在緩解腫瘤發展、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等方面具有一定 的特色和優勢。因而,中醫藥應當早期且全程參與腫瘤的治療 ,而不僅是晚期患者的“最后的選擇”。提高中醫藥的治療參與率有助于提高中晚期癌癥的臨床療效,可形成具有中醫特色的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