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科研聯動行動”發布現場。 徐巧明 攝
7月2日下午,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中藥質量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創新中藥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中藥鑒定與安全性檢測評估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聯手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在“千年藥都”河北省安國數字中藥都共同開啟優勢互補、協作攻關的科研聯動,并發布行動方案。
當日,經河北省人民政府批準,由保定安國市人民政府、天津中醫藥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天士力控股集團共同組建的“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揭牌。
據創新中藥關鍵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孫鶴介紹,國家和地方重點實驗室在中藥材關鍵技術研究和突破方面承擔著重要的引領作用。為加快推進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下發的《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及河北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維護和促進人民健康中的獨特作用,突破中醫藥產業向高質量發展的瓶頸,健全中藥材質量檢測體系、質量追溯體系和產業誠信體系,提高系統創新能力與科技轉化效率,四家科研機構及河北方面聯合啟動該“科研聯動”行動。
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和中藥材質量檢驗檢測聯盟揭牌。 徐巧明 攝
孫鶴稱,此次聯合行動,將本著“守正創新、開拓進取、共建共享、引領未來”的宗旨,充分發揮河北省中藥質量研究院的平臺組織協調作用,按照四家重點實驗室的分工,保障政策與規劃落地。整合國家和地方重點實驗室的技術優勢,并聯動到地方平臺與實際需求上來。協同發揮中國中藥協會、中華中醫藥學會的引領與監督作用,數字本草檢測科技有限公司的質量檢驗檢測保障作用,安國數字中藥都的用戶組織、應用落地和服務作用,組織發起“中藥材質量檢驗檢測聯盟”,每年發布《中國中藥材質量白皮書》、《中國中藥材質量指數》。
該行動方案顯示,在3至5年內,將充分發揮“重點實驗室”在關鍵、重大課題方面的經驗,聯合推動中藥材種子種源、種植、初加工和飲片炮制、倉儲、檢驗檢測等系列關鍵技術創新與標準全面升級,健全質量體系,接軌國際標準,引導行業自律,助力安國成為全國中藥材行業標桿,加速形成標準化、法制化的行業生態環境。力爭在10年內,做到大宗藥材來源可迫、過程可溯、質量可查、責任可究,在安國數字中藥都內收儲與銷售的中藥材應檢盡檢,做到檢驗檢測全覆蓋;形成20個中藥材大品種種子種源標準與種植標準,完善50個品種流通等級標準,推動30個品種形成完備的標準體系;推動10個進出口中藥材大品種形成國際互認的標準,建立中藥材國家互認體系,促進中醫藥國際化。
安國古稱“祁州”,素有“千年藥都”、“天下第一藥市”之稱,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中藥材之鄉”。目前,該市中藥材種植面積達15萬畝,品種300多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