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也就是“拉肚子”,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體驗過。平常人拉肚子大多因為飲食習慣不好所致,但腫瘤患者腹瀉的原因卻相對復雜,涉及基礎病、癌癥原發病灶和轉移灶等因素。復雜的病因導致復雜的治療,總有人說,腹瀉是癌癥治療中最難應對的問題之一。那么,癌癥患者腹瀉是如何引起的呢?
首先是癌病灶本身因素。腸道分泌主要依靠于腸粘膜隱窩細胞,依靠腸絨毛腔上皮細胞作用來吸收營養物質,癌癥會使得分泌量超出吸收能力,從而引起腹瀉。另外,當某種癌癥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可引起貧血、腸腔梗阻或惡液質,對腸黏膜帶來不同程度損害,影響消化和吸收功能,最終引起不規則的腹瀉。
手術是很多癌癥常見的治療方式,并非所有的手術都會引起腹瀉。一般情況下,當手術范圍涉及腸道切除時,被切了一部分的腸道對水的重吸收能力就沒有那么好了,導致腸腔內液體過多,不成形的糞便排出體外,就發生腹瀉了。
放療導致的腹瀉常發生于針對骨盆或直腸區域進行發射的患者,因為放療的射線導致腸腔萎縮,食物在還沒完全被吸收前通過腸道,重吸收減弱,進而引起腹瀉。同時可能會伴有胃痙攣或腹脹。放療所致的腹瀉常會持續到治療結束后數周內,之后逐漸好轉。
所周知,癌癥是一種消耗性疾病,如果護理的進度追趕不上治療的進度,那么患者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會降低,若再加上化療所致的骨髓抑制現象(如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等),機體的免疫系統便會不堪一擊,防御屏障功能大大受損,因此在腸道中容易有大量致病菌的堆積,從而引發感染性腹瀉。而當出現感染性腹瀉時,醫生通常會應用抗生素來治療,但抗生素的毒性作用可能直接引起腸粘膜損害,導致吸收障礙,長時間使用的話,就會出現菌群失調,再次引起腹瀉。
多數家屬都希望自己在親人患癌時能盡最大的努力照顧好他們,于是時常會想各種方法來為患者們補充營養,可能以煲湯的形式,也可能是換著花樣地烹飪各種美食。但要知道,治療中的患者們通常是虛弱的,他們的身體大多無法吸收這些營養,甚至會因為攝取過量或膳食習慣的過度改動,而導致消化不良引起腹瀉。
嚴重或不可控制的腹瀉主要危害有脫水、電解質紊亂和腎功能不全而使病情惡化,是引起癌癥患者惡液質主要原因之一。中醫學認為,癌性腹瀉主要與邪毒內蘊、脾胃虛弱、脾腎陽虛、濕毒內攻等因素有關。癌性腹瀉病因病機不同,其臨床癥狀各異。根據發病機理及中醫辨病辨癥特點,積極采用中醫中藥辨證治療,可有效阻止腹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防止腫瘤患者出現惡液質。
癌癥之所以會降低病人的生活質量,就是因為隨著病情的發展以及各種治療手段,所引發的各種并發癥,腹瀉就是其中之一。這些并發癥往往會給患者帶來難以忍受的痛苦,進而摧殘病人的意志,對癌癥的治療極為不利。中醫是從患者全身的特點加以考慮的一種治療方式,而不只是局限在癌癥病灶本身。中醫治病講究整體治療,雖然癌癥發生在局部,但是與整體有不可分割的聯系,整體狀態如何,對局部病變影響極大,調整好全身狀態,對治療局部病變極為重要。中醫藥在解決腫瘤患者出現的各種并發癥的同時,也能對全身進行治療,兩者共同進行,幫助癌癥患者一步步走向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