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雖然已進入癌癥可以治療的時代,但是一提起癌癥,人們還是有毛骨悚然的感覺。這就像定時炸彈,往往在人們有留意的時候突然襲擊。
癌癥的這些特點也引起了不少人恐癌癥的心理,消除恐癌心理首先應該閱讀有關防癌致癌的科普讀物,來增加對癌癥的認識;其次應該學會如何預防癌癥,掌握防癌的正確方法,切不可聽信只言片語隨意采取防癌的措施;需要進行認真自覺接受定期的防癌檢查,可以到腫瘤防治中心參加腫瘤咨詢的活動,了解國內外致癌的新成績提高防癌治癌的信心。
德國科研:負面情緒-大腦情緒中樞-人體特定器官癌癥的直接關系
德國身心失調癌癥治療的一項最近研究,過去10年來,醫學博士/外科醫生Ryke-GeerdHamer曾檢查了2萬名各類癌癥患者。Hamer博士疑惑為什么癌癥似乎從不有系統地從一個器官向周圍的組織擴散。舉例,他從未發現同一婦女同時患宮頸癌及子宮癌。他也注意到,他所有的癌癥患者似乎具有某些共同點:在癌癥確診之前(通常數年前)具有某類心里情緒沖突(從未被完全化解的沖突)。
在Hamer博士的所有癌癥病例中,大腦 X光顯示大腦某處有種“陰影”。對于同類癌癥,這些黑點處于腦內的位置也一致。腦內黑點、體內癌癥位置、及特定未化解沖突間有100%的聯系。基于這些發現,Hamer博士表明當我們處于未化解的壓力沖突時,與所經歷情緒(憤怒、挫敗、悲傷)對應的腦內情緒反射中樞將慢慢衰竭。每個情緒中樞與特定器官連接,當一個中心衰竭,將開始對所控制的器官發送錯誤信息,導致組織內畸形細胞、癌細胞形成。他也表明轉移瘤不是同一癌癥擴散,它極可能是患癌癥、痛苦侵害,或引起惡心治療的巨大壓力帶來新沖突的結果。
Hamer博士開始將心理治療作為治療過程的一個重要部分,發現當特定沖突化解,癌癥在細胞層面立即停止生長,大腦內黑點開始消失。大腦X光顯示出在受損的情緒中樞周圍一個康復水腫,表明大腦組織開始修復病灶點,大腦及身體再次正常溝通,一個類似的康復水腫也見于現在不活躍的癌組織周圍。最后,癌癥開始萎縮、釋放,或被身體的自然反應處理。疾病組織將消失,然后正常組織將再現。
講解一個案例:王女士的父親去年患食道癌去世。最近,王女士老感覺自己咽食物時有不適感,思想壓力很大,她擔心自己也患上食道癌,因此,整天茶不思飯不想,有時整夜不能入睡。盡管醫院的檢查告訴她目前沒有發現她有患食道癌的癥狀,只是一般的慢性咽炎,但她仍然擺脫不了患癌的恐慌。據有關專家介紹,癌癥是否完全遺傳,醫學上至今尚無定論,相反,終日懷有患癌癥的恐懼,這本身就是一個致癌因素。
自證預言的心理暗示
心理學上有種現象,叫作“自證預言”。就是那些迷信自己運氣不好的人,總感覺自己會倒霉的人,最后居然真的運氣不好,倒了霉運。這是心理負反饋機制導致的結果。當一個人一直擔心某個壞事情要發生,就會不自覺地去發現并放大一些負面信息,從而忽略正常的,占主流的積極正面的信息。
負面信息越多,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人就會越害怕,心情會越來越糟糕,行為上也就會更加毛躁、被動。最后,預期中的壞事果然預期而至了。這時,人就會長舒一口氣,“看看,我的預感很靈吧,該來的還是來了”。殊不知,預期的霉運,是不斷心理暗示心理強化的結果。臨床調查顯示,對有癌癥家族史的群體,類似的心理暗示很普遍,易發相同的疾病也不難理解了。
焦慮恐懼的持續刺激
自從媽媽因胃癌而離世之后,程女士一直也擔心自己會得上同樣的疾病,到處檢查,身心疲憊,時常焦慮,結果后來真的罹患了胃癌。癌癥就是絕癥,是人們心中根深蒂固的認識。對癌癥的恐懼,是普遍存在的不爭事實。在持續恐懼焦慮的刺激下,一個人容易出現心神不寧、坐立不安、吃飯不香、睡眠不好等植物神經紊亂的癥狀,不僅會影響工作和學習,還會出現神經內分泌活動紊亂、器官功能活動失調,最關鍵的是導致機體的免疫能力降低。
機體的免疫力如同人體的健康警察,一方面監視并約束細胞不要變成不好的疾病細胞,起著“教官”的作用;另一方面及時消滅出現的疾病細胞,發揮“干警”的職能。當人體的免疫力下降,不良細胞轉化和突變的概率大為增加,罹患癌癥的概率也就大得多了。最后,生活中飲食方面一定要科學飲食,一定不要吸煙,要少飲酒,保持心情的愉快,堅持體育鍛煉是最有效的防癌的方法;此外,一定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多補充新鮮的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