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癥之所以可怕,因為早期癥狀較隱匿,不易被發覺或常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當有癥狀時再去醫院做檢查已達到中晚期,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所以早發現早治療尤為重要。尤其是身體有以下五個癥狀時,說明癌細胞已經開始擴散,要多留心。
1、原因不明的體重減輕
良性腫瘤因為生長緩慢,對營養的需求不會太大,一般也就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長期消化不良、進行性食欲減退、消瘦、又未找出明確原因的時候,應警惕是否為腫瘤惡化可能。
2、持續性消化道異常表現
持續性消化異常,或食后上腹部飽脹感,吞咽食物時胸骨不適感乃至梗噎感或者大便顏色改變。 消化道腫瘤最常出現的就是消化機能的改變,而這些改變不太明顯,容易被忽視,所以應引起重視。
3、如茶色尿液
在排尿的過程中尿液顏色改變,出現了如茶色的尿液,有可能也是癌癥到了中晚期的信號。很多癌癥在發展過程中帶來的負面影響明顯,還可能會引發黃疸癥狀,膽紅素水平升高,很多人的尿液顏色會出現改變,排泄出來的尿液跟濃茶一樣。如果有這種標志,需要警惕膽囊癌,肝癌或者胰腺癌,這些惡性腫瘤發展過程中就會有這種變化。
4、發熱
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發生轉移后部分癌細胞得不到充足營養供給而逐漸壞死。壞死的癌細胞會逐漸被身體吸收,使得身體出現免疫反應。癌細胞擴散時也會不停地釋放介質,導致患者體溫逐漸升高。
5、疼痛越來越厲害
無論是哪一個器官發生了癌變,到達中晚期之后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身體疼痛,但主要還是幾種,在患病的區域附近,比如胃癌疼痛點在上腹部、肝癌在右上腹部疼痛等等。但如若疼痛情況最近越來越嚴重,并且周邊器官或組織也出現了疼痛感,比如腰痛、頸肩疼痛等等,這就是癌癥擴散的一大癥狀,說明患者的病情又再次發展了。
為了盡可能避免癌癥病情惡化,延長生存期,患者要在手術后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配合放化療、中醫治療等進行繼續治療。術后配合中醫藥治療,可促進脾胃功能的調整,使氣血得以恢復,對術后康復及免疫功能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為進一步接受放、化療打下基礎。術后配合中醫藥治療,可提高生存率,預防腫瘤的復發和轉移。不同手術,出現不同的并發癥,應辨證論治,對癥下藥,使之遲早恢復正氣。癌癥治療中,中醫藥治療是至關重要的,中醫藥治療癌癥的核心理念就是辨證論治和整體觀,重視體內臟腑、氣血、陰陽的平衡,這在癌癥的康復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中醫在癌癥康復中的作用,不是簡單的扶正,它能起到強化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對臟腑氣血功能的梳理,重新建立人與自然和人體內部的一種全新的平衡狀態,改變癌細胞生存和發展的土壤,防止癌細胞的再度生長。
同時,癌癥患者要掌握好復查時間。術后兩年內是癌癥復發的高峰期,所以此階段必須做好康復工作,不能掉以輕心,每3個月到6個月復查一次,特別是手術一年內3個月復查一次。只要檢查結果都正常,一年后每6個月復查一次。2至5年根據身體狀況和復查結果確定檢查間隔時間。5年后只要沒有異常,每年復查一次即可。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身體出現不舒服,或者出現一些癥狀時,需要立即進行復查。